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 瀏覽位置:首頁 > 文章精華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文章精華


提升人民素養是失智照護的第一步

  • 發佈日期:2016-04-14
  • 照片說明文字☉白明奇

    抗生素的發現與使用、公共衛生的防治傳染病、水質改善與慢性病的控制等等,讓人類的壽命大幅延長,但這卻也帶來前所未有的失智症盛行狀態。
    我從事失智症診療將近25年,認為失智症的防治有三個步驟,第一是人民素養要提升,第二是醫師的診斷要正確,第三是社會資源的分配要合理,而人民素養提升是失智照護重要的第一步。
    重視人的價值才能尊重失智症者的感受,「把人當作人」的精神是我這十幾年來教導成大醫學系新生踏入醫學生涯的重點,這也是我所知道的醫學人文的核心。
    回想二、三十年前,剛來台南在成大醫院看門診時,病人常常穿著睡衣、甚至是內衣、內褲、夾著拖鞋就走進診間,我忍不住罵了幾句。我跟病人及家屬說,台南可是有著全台首學的古都,台南人一定要很有氣質、有修養才行。後來,病人為了來看我的門診會專程去理髮、美容院打理,穿著講究,這就是一種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進步。
    重視人,才會去重視與了解失智的症狀,而給予合適的回應。舉例來說,面對嚴重失憶的阿茲海默病人,就不要一再問他或她們記不起來的問題,由於病人的久遠記憶相對保持完整,反而要常聊聊往事,這讓病人會有尊嚴與自信;病人出現問題行為與精神症狀也多半和病人的早年生活與人生經驗有關,家人更要好好地去研究清楚病人的前半生,才能知道為何會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與行為;家人也不用去拆穿病人的妄想,因為妄想就是病人深信不疑的錯誤想法;還好,失智病人的妄想多半也因記憶力不好不會持久,家人更要相信這絕不是病人故意或假裝的。不知不覺之中,照顧者與家人彷彿才真正的認識病人,這病人往往就是他們的父母或配偶。
    失智症的病程真的是漫漫長路,以阿茲海默症為例,從腦中病理變化產生到被醫師診斷為失智,其間將近20年,此後,病人還可以再過10年以上的生活。唯有重視人的價值才能真正關心失智症病人的需求,旁人也才能體諒照顧者的負荷與壓力。
    人民素養提升,自然就會有進一步了解失智症的渴望。目前失智症相關的課程、講座不少,創立11年、全國第一個地方性失智症支持團體的台南市熱蘭遮失智症協會每個月第一個周末都固定辦理「失智照護、每月開講」課程。民眾認識失智症,更要了解失智症有很多種類,不同失智症有不同的發病年齡與臨床表現,對家庭的衝擊與影響也不同,治療與面對方式更是因人而異。
    台灣的社會資源並非貧乏,而是沒有能夠合理的分配,人民了解失智症的真相之後,才能理直氣壯地去要求當地或中央政府重視與改善失智症照護的現況,社會資源才能合理分配過來。[2016.03.10]
  • 分享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